宽阔美丽的祊河是沂河最大的支流,日新月异的临沂城正沿着祊河西进。而西安路祊河桥正是连接北城新区与西部新城的重要通道,正成为实施临沂西部新城崛起的重要战略撑的重要支撑……
经过近700多个日日夜夜的紧张施工,10月20日,横跨祊河的西安路祊河桥主线通车啦。
这是一条冲天的凤梭,从碧波荡漾的祊河中豁然跃出,昂首冲向蔚蓝的天空;
这是一道绚丽的彩虹,一头牵着日新月异的北城新区,一头连着迅速腾飞的西部新城;
这是一条喷张的血脉,抒写着诗一般的豪情,传递着大桥建设者的无限豪迈;
这是一曲雄壮的乐章,跳动着豪壮的音符,恢宏的旋律回响在沂蒙大地上……
作为临沂市委、市政府2014年城建重点项目,西安路祊河桥是山东省第一座、中国第三座梭形独塔斜拉桥。该桥全长777.4米,主桥宽47.6米,主桥钢塔高105米,主桥设28对斜拉锁牵引,外形大势磅礴,像一只银凤展开双翼直冲云霄,又似一条银梭穿行在天织起锦绣。
该座桥是临沂市“三环十五射”现代城市道路体系东西方向的主要干道,是连接北城新区与西部城区的重要通道。
这个杰作的诞生,策划者和建设者们功不可没。谁执凤梭织天锦?
——大桥建设期间,山东省住建厅领导,市委书记林海峰、市长张术平、副市长边峰等市领导多次莅临工地指导,对大桥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,大桥建设顺利进行。
——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,大桥参建各方与项目全体施工人员齐心协力,克服拆迁、资金、技术等多种困难,加班加点,任劳任怨,奋战700个日日夜夜,战胜重重艰难险阻,大桥顺利通车。——大桥的建设者——临沂市政人战天斗地,敢打必胜,无愧“铁军”称号!
奋战两年,建出来个“全国第三座”
西安路祊河桥工程造价4.66亿元,计划工期2年,工程由主桥、水中段引桥、岸上段引桥、两岸立交桥梁及人行梯道桥组成,大桥主线设计为双向八车道,是山东省第一座、中国第三座梭形独塔斜拉桥。
据了解,大桥自2014年10月26日上午11点正式开工以来,从筑岛围堰、桩基础、承台、墩柱施工,到钢塔柱、钢箱梁、结合段浇筑,斜拉索挂索、张拉,再到桥面铺装、沥青摊铺,历时700天,现已基本完工,具备通车条件。
作为当时临沂市政承建的单体工程额最高、施工难度最大、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,大桥施工工程量浩大:桩基础272棵,嵌岩桩基础平均深度达35米,直径2米;承台和墩柱62座,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承台4座,一次性浇筑混凝土680余立方;两岸引桥及立交匝道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,最大跨径45.625米;主梁钢-混凝土混合梁跨径110米,梁高达到6.5米;28对斜拉索,与三根弧形塔柱交织成梭形。
这种桥施工难度大不大?施工工艺复杂,塔梁同步施工、交叉作业,管理难度大。为优化施工方案,公司多次邀请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教授级高工钱寅泉、同济大学教授吴冲等国内知桥梁专家到工地指导,从钢结构施工、箱梁支架搭设、主桥0#块、钢-混结合段及斜拉索施工等重要施工工序,进行专项方案分析,确定并优化施工专项方案。
这么大的工程,质量安全工作做的怎么样?在施工管理中,大桥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“三标准、五规范”和省市关于安全文明工地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强化安全教育培训,狠抓安全目标落实,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,先后投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500余万元。2015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安全文明工地。在质量和技术管理上,项目部始终坚持创新进取,本着抓细节、保质量、创优质的目标,优化各项施工方案,先后总结形成市级、省级、国家级科技成果10余项,大大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,充分展示了我市桥梁施工水平,为今后桥梁工程施工总结了宝贵经验。
“没有这种混凝土,咱们自己造!”
钢-混结合段施工是大桥的重点和难点,主桥跨径为110×2,钢-混结合段设置在中支点两侧各33米处,结合段长度2米,为钢格室内填混凝土,钢-混结合段和混凝土箱梁长3米的7#段共同现浇后连接成整体。结合段采用的c55高性能自密实低收缩混凝土,配合比设计要求高、塌落度大、扩展度高、混凝土强度高、弹性模量大,对原材料和施工条件的要求都相当高,此种性能的混凝土在省内首次使用。
“临沂没有商品混凝土站生产过这种混凝土,怎么办?”早在项目开工时,一公司经理、大桥项目经理郭春强带着疑问找到公司董事长庞玉坤。“别人没有生产的,咱们自己的商混站可以研发生产!”庞总的一句话,是期望,也是任务。
公司质量技术部、众信建材公司同项目部一起,带着领导的命令和期望,多次赴济南、上海等权威试验检测中心研究学习,从选材、配合比再到混凝土浇筑的季节温度进行反复的试验、推断、总结和改进。最终,经过半年研究,就地取材,研制出了大流态、低收缩、高抗裂、高韧性的混凝土。经过三次现场模拟试验验证,通过大量数据证明,满足施工需要。钢-混结合段施工专项方案形成以后,邀请全国知名桥梁专家钱寅泉、同济大学教授苏庆田,以及进行过类似施工的中交二航局总工卢勇等专家,进行了方案论证,专家们一致认为方案可行。
根据施工方案要求,为保证施工质量,施工人员必须选择气温26度左右施工。2016年7月2日晚22点30分,西安路祊河桥参建各方负责人齐聚施工现场,见证结合段施工的开始。
23点20分,西侧结合段浇筑正式开始。3个小时的底板浇筑完成后,开始顶板浇筑。
7月3日上午9点40分,西侧结合段浇筑顺利完成。匆忙的收拾现场之后,又开始紧张的准备东侧结合段的施工。
7月3日晚22点,东侧结合段浇筑施工开始。虽然刚刚熬过一个通宵,为了完成任务、实现目标,现场施工人员依然干劲十足。
又经过9个小时的奋战,7月4日早晨7点20分,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,西安路祊河桥结合段浇筑终于顺利完成。
大桥主线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体工程共15跨、分8联,按每联单幅分两次浇筑,全桥共进行40次混凝土不间断浇筑施工,每次都是从天亮鏖战到天黑。混凝土箱梁每联一般包括二跨或三跨,最大跨径达77.4米,单幅箱梁混凝土最大用量2300余立方,施工现场人员200余人,2台混凝土泵车和20辆混凝土罐车,连续作业16小时浇筑完成。
“最高峰时施工人员超过600人,30余台(套)机械齐上阵,进行箱梁支架搭设、预压,模板安装、钢筋绑扎、预应力穿束,混凝土浇筑,连续不间断交叉作业。”大桥建设者说,整个桥梁上部工作面一派热火朝天,施工气势宏大,如猛龙过江,大有“排山倒海”之势。
“主桥采用独塔混合梁斜拉桥,跨径110米,标准桥宽44.6米。混凝土梁段对称、分幅从0#至6#节段分24节段进行浇筑;钢箱梁采用工厂内加工制作,现场钢格构支架上拼装焊接,全桥共分74节,平均每节重达60余吨,钢箱梁总重达4500余吨。施工过程中现场吊装难度大,拼装要求精度高。”主桥技术负责人谢斌说。
两千多吨的吊装工程,误差不超过2毫米
据大桥施工现场负责人李波说,钢塔柱总重达到2200余吨,共32节,采用厂内整体加工,分段切割运输,现场吊装焊接。主塔高度达到了105米,其中单节最重75吨,采用500吨履带吊起重吊装。三根弧形塔柱作为受力钢塔,在空间交织成梭形,线形控制要求非常高。节段安装是大桥的主要施工难点,空间线型测量控制及安装精度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挑战。
2015年6月3日上午8点,大桥中塔第一节钢塔柱开始吊装,仅用6个小时的调整,钢结构位置固定,吊装顺利完成。中塔柱第一节钢结构重40吨,高4.5米,吊装采用两台全站仪在东西两侧同步观测,预先定位好反光测控贴片进行测控定位,极大提高测控精度,简化测量程序,定位后测量精度实测顺桥向误差2毫米,横桥向误差0毫米。经过项目部周密计划,精心安排,克服了钢主塔三维空间异型测控难题。2016年1月28日,吊装全部完成。
重达4吨钢索挂上百米高塔,这就是“临沂技术”
主桥斜拉索施工则更为让人惊心动魄。西安路祊河桥为梭形独塔斜拉桥,共设28对斜拉索,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双索面布置,梁上索距为6米,塔上索距为2~3.2米,斜拉索与钢塔采用钢锚箱锚固,拉索锚固于塔内,张拉端设定为梁端张拉。斜拉索挂索施工先东侧后西侧交叉间断施工,按照塔上挂索、临时锚固、梁端挂索三个环节施工。斜拉索平均有2.6吨重,其中最长一根达149米,4吨重,将这么重的钢索牵引至105米的高塔安装,像在高空“穿针引线”,难度可想而知。
“2016年6月24日上午,西安路祊河桥1号索开始挂索施工,正值夏季高温,高塔及钢索随着气温的变化都有相当大的位移,所以将几十米的钢索悬挂在百余米的塔柱上,高空作业难度很大,塔端悬挂多次都未成功,加之天气炎热,大家都汗流浃背,直至下午3点,桥梁第1号索挂索才顺利完成。”李波告诉记者。
7月26日零点,西安路祊河桥参建各方负责人来到施工现场,见证斜拉索张拉施工的开始。现场施工人员40余人,按照分工分别进行张拉操作、索力采集、应力应变测量、数据记录分析等,每根索需进行5次张拉,根据测出的索力值进行调整,直至索力值全部达到设计要求。“全桥28对斜拉索,共分14组进行张拉,每排有四根斜拉索,工程量浩大。”大桥施工负责人李波解释说,在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内,施工人员连续进行斜拉索张拉、调索,直至第14号索索力调整结束顺利完工。
大桥斜拉索张拉顺利完工,标志着临沂成功掌握和拥有了建设梭形高塔斜拉索桥的关键技术,这在临沂桥梁建设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。
市政铁军:善打硬仗,敢打必胜
大桥项目部参建人员,吃住在工地,全力赶进度,只为大桥早日通车。有的结婚第二天就回到工地,有的虽身怀六甲,还在坚持全天工作……项目人员埋头苦干、默默奉献,700多个日日夜夜,陪伴他们的是狂风、烈日、大雨和冰雪,他们也是临沂城真正的建设者,他们是可歌可敬的市政人!
西安路祊河桥项目经理郭春强告诉记者,自从大桥开工起,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就吃住在项目部,以项目部为家,全身心靠在工地上。五加二、白加黑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是市政人工地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长年以来,临沂市政人已形成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精神,被誉为临沂城市建设的“铁军”。在长达700多天天工期的西安路祊河桥建设上,市政人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再次被完美诠释。
2015年2月25日,正值新春佳节,在这本该与亲人团聚的日子里,西安路祊河桥施工现场负责人、管理人员和部分施工劳务人员放弃休息,坚守岗位。2016年五一节假日期间,西安路祊河桥项目人员放弃休息时间,加班加点轮流作业。2016年7月正值汛期,项目部人员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加班加点,吃住在工地,大家竭尽全力,与时间赛跑,只为大桥早日通车。高塔斜拉索施工时,正值炎炎夏日,午间高塔内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,人在塔中像烤火炉,刚待上一会,浑身大汗淋漓。
“干了两年,换回这座大桥,值!”这是项目部人员共同感触。
后记
2016年10月20日,西安路祊河桥正式通车。雄伟的大桥迎来日出,送走晚霞,宛如银白的凤梭,盘旋交叉,织出一道道美丽的锦绣,如同它未来经历的光辉岁月一样。
祊河无声。
△2014年11月,桩基础施工
△2015年4月,正在进行墩柱施工
△2015年5月箱梁施工开始
△2015年9月箱梁浇筑紧张有序的进行中
△2015年11月,钢塔柱安装风雪无阻
△2015年11月,钢塔柱安装风雪无阻
△2015年12月,钢箱梁与钢塔柱同步施工
△2016年1月,塔柱施工
△2016年2月塔柱吊装完成
△2016年7月结合段混凝土浇筑
△2016年7月4日合龙
△2016年7月26日,拉索张拉
△2016年9月,主塔涂装
△2016年10月1日具备通车条件